首页 >> 云山青冈

茶产业托起云南民族地区脱贫致富梦多花兰火炬松钝叶黄檀黄鹌菜银粉背蕨Frc

文章来源:苎金农业网  |  2024-01-26

茶产业托起云南民族地区脱贫橄榄致富梦

临沧市冰岛村的古茶树。

勐海县南糯山的茶叶。

普洱市景迈山上的千年古寨翁基寨。

勐海县布朗山老班章村的古茶树。

临沧市双江县星毛蕨傣族茶农正在采茶。

编者按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产业扶贫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近年来,云南省把茶产业作为特色重点产业来抓,充分发挥云南山区的生态资源优势和劳动力优势,对以普洱茶为代表的云南茶产业积极引导扶持,快速发展的茶产业对云南民族地区脱贫致富发挥了重要作用。近日,光明调研组深入云南省临沧市、普洱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等地,就云南通过发展茶产业助力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的做法进行了调研。

基诺山下雨了。

伴着2020年元宵节而来的这场春雨,让在山上茶园里修剪茶树的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亚诺寨的基诺族茶农资春兰稍稍松了一口气。去年,因为干旱少雨而导致春茶减产,影响了她家的茶叶销售收入。茶叶对她家来说,就是脱贫致富的最大法宝。

在拥有2500亩百年以上树龄古茶树的亚诺寨,资可使用常规的工业技术进行低本钱和范围化制造春兰一家依托着山寨优质的茶树资源,通过采茶、制茶、卖茶,过上了拥有一栋两层小楼和两辆小汽车的富裕生活。

在基诺山,在亚诺寨,乃至整个西双版纳州,像资春兰一家这样依靠茶叶而脱贫致富的农户不在少数。

1.让资源转化为千亿云茶产业

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的云南是国际公认的世界茶树原产地。发源于青海唐古拉山脉的澜沧江在云南省境内长达1200多公里,这条大河所流经云南两岸的山区正是云南茶叶的主产区,拥有成片的古茶园,其中不乏树龄在数百年至上千年的古茶树。居住在这一流域的布朗族、傣族、基诺族、拉祜族、佤族等少数民族世代以茶为生,创造出了灿烂丰富的民族茶文化。

因濒临澜沧江而得名的临沧市作为世界茶树起源地的中心,是全国古茶树资源最为富集的地区,全市现存野生茶树群落80万亩,栽培茶园155万亩,其中百年以上古茶树多达11万亩。

早在古代,云南的少数民族就学会了吃茶、种茶、用茶治病,后来还通过直达印度等地的“南方丝绸之路”利用茶叶进行商品交换买卖,换取生活必需的盐巴、农具、猎枪等。所以,直到今天,在大理、丽江、普洱、临沧、保山、西双版纳等许多地方,四川龙胆还能看到当年一个个驮着茶叶等物资的马帮商队踩踏出来的一条条“茶马古道”遗迹。

由于历史地理等原因而经济发展滞后的云南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这些主要的产茶地区,正是急需摆脱贫困的少数民族聚居区。

调研组一行来到普洱市拥有万亩古茶园的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景迈山,走进惠民乡景迈村芒埂寨。景迈村下辖8个自然村,有800多户3000多人,辖区内居住着傣族、拉祜族、哈尼族、佤族、布朗族等民族,其中以傣族为主。这里家家户户都利用山里丰富的茶树资源从事普洱茶经营,并因此摆脱了贫困。

傣族茶农岩恩是一名退伍军人,现在是寨子里召糯腊茶叶合作社的领头人,早已致富。他先带领我们到山上他家的古茶园实地进行了考察,回到他家的三层小洋楼上,泡上一壶自家产的上好普洱茶请大家品饮。他回忆说:“过去,茶叶不值钱,20世纪90年代初,景迈干毛茶价格也才3元左右一公斤。”

出生于1982年的岩恩介绍,景迈山是云南普洱茶的著名产区之一,距澜沧县城70公里,古茶园占地2.8万亩,生态茶园面积3.09万亩。他家所在的芒埂,就坐落在有着“自然博物馆”之称的“景迈芒景千年万亩古茶园”的核心区。

地处澜沧江流域的景迈山平均海拔1400米,常年云雾缭绕,属于亚热带山区,是产好茶的地方,其种茶历史已超过千年。2000年之前,景迈山经济发展缓慢,当地各族群众先后探索种过甘蔗、柑橘和橡胶等经济作物,但由于缺乏产业规模和种植优势,都没有成功。随着全国普洱茶热的逐渐兴起,2003年起,在景迈山“土生土长”了千百年的茶树一下子成了替代甘蔗等作物的最主要经济作物,茶价逐年走高。

近年来,云南省把茶产业作为特色重点产业来抓,对以普洱茶为代表的云南茶产业引导扶持,将其视为促进农村脱贫攻坚、茶农增收的重要途径。云南省2016年出台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明确提出,大力实施规模化强茶战略,着力推进“一县一业”建设,以“招大商、育龙头”为重点,聚集国内外企业的资本和先进理念,培育新主体,做大做强产业规模、市场规模,加大队伍建设,强化科技支撑,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全面增强云茶产业综合实力。计划打造综合产值100亿元重点县1个、50~100亿元县2个、20~50亿元县10个、5~20亿元县17个;省级重点培育年产值5亿元以上茶企10户,着力培育年产值10亿元以上茶企3户,努力打造年产值50亿元的大型茶企1户,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茶企30户,培育认定省级以上龙头企业120户;重点培育专业合作社500户、专业种植大户及家庭农场2000户,不断提高茶产业生产组织化水平;开展“百千万”人才培养行动。

在政策扶持方面,重点茶产区各级政府对茶产业发展给予政策倾斜,各级财政加大对茶产业的投入扶持力度。在省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基金框架下,设立云茶产业发展基金,吸引金融机构并引进国内专业团队,为云茶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发挥农业担保机构的杠杆作用,推进“三权三证”抵押贷款,采用“基金+担保”等金融组合手段,创新适合茶产业发展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促进金融机构对茶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鼓励探索开展茶叶农业保险试点,为茶产业发展提供风险保障。

为进一步做大做强云茶产业,推进精准扶贫、带动茶农增收,2018年,云南省又出台了“打造千亿元茶产业”的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全省茶叶面积稳定在630万亩,产量40万吨左右,综合产值达到1000亿元,茶农来自茶产业人均收入达到4000元。并在省政府关于推动云茶产业绿色发展的意见中进一步规划,到2022年,全省创建茶叶地理标志、地理标志保护产品30个以上,重点打造区域品牌20个、企业品牌10个,做大做强普洱茶、滇红茶、滇绿茶3个公用品牌。

与此同时,为解决云南茶叶销路不畅、困扰茶农与消费者的卖难买难问题,云南从省里到市、县都在努力搭建多种销售平台,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助力茶产业成长壮大。到2019年,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交易会在昆明已经成功举办了14届。

经过持续努力,截至2018年,云南省茶叶种植面积达630多万亩,采摘面积600万亩,涉及茶农600多万人,涉茶人口达1000多万。云南省茶产业综合产值843亿元,茶农人均来自茶产业的收入为3630元。

2.用茶叶润养农户脱贫的内生动力

被誉为“中国最美茶乡”的临沧市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勐库镇冰岛村,原本是个穷山寨,现在已经通过发展茶叶产业脱贫致富。冰岛自然村现有农户62户,茶叶种植面积1710亩,可采摘面积688亩;百年以上古茶树334.98亩24232株。其中,五百年以上古茶树4954株。每到春茶采摘季节,全国各地的茶商云集于此,纷纷出高价收购。2018年,冰岛古树春茶鲜叶价格最高达每公斤8200元,晒青毛茶价格最高达每公斤40000元,在茶叶市场上可谓“一茶难求”。

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勐宋乡,调研组遇到了66岁的拉祜族茶农扎念。他所在的大曼吕村居住着拉祜族、傣族、布朗族、汉族,长期为穷所困。扎念小学毕业后在勐宋乡工作,于1980年后回到大曼吕担任村干部。他告诉调研组,2017年6月,在当地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之下,投资300月桂万元建设的大曼吕红茶厂正式落成。红茶厂落成之后,帮助了周边村寨1500多名贫困群众脱贫,380多户贫困户实现了年均1.2万元以上的增收。

走进景洪市的基诺族山寨,这个在新中国成立时一步从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少数民族,被国务院1979年正式确认为我国第56个民族,今天早已告别了以往吃穿困难、住茅草房、不通公路、不通水电的穷困生活。其中,茶叶的贡献功不可没。

基诺族生活的地方过去叫“攸乐山”,古代被列为普洱茶六大茶山之首。清代《滇海虞衡志》这样记载:“普茶名重于天下,此滇之所以为产而资利赖者也,出普洱所属六茶山:一曰攸乐、二曰革登,三曰倚邦,四曰莽枝,五曰蛮嵩,六曰慢撒,周八百里。”今天,基诺族乡种植茶叶的有38个村民小组,茶农1820户。全乡共有茶叶面积28398亩,采摘面积28398亩,产量1322.09吨,产值达到了4362.89万元。

2019年4月,作为我国人口较少民族的基诺族宣布整族脱贫。云南数百万茶农通过大力发展茶叶经济,不但较好地克服了“等靠要”思想,还越来越强化了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理念。

3.塑知名品牌助产业升级

云南茶叶有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及普洱茶等多个品种,为了打造云茶品牌,云南省通过参加和举办普洱茶博览会、茶文化节,不断加大市场营销力度,开展茶文化研究,合力培育普洱茶品牌,不断扩大云南茶叶的市场占有率。能够长期存储、生态环保、经久耐泡、滋味绵长又有益健康的普洱茶在全国茶叶市场异军突起,备受广大茶叶消费者喜爱。

根据云南省农业厅2014年的统计,全省茶叶种植面积、产量居全国第二位,综合产值居全国第三位;其中普洱茶产量11.43万吨,普洱茶产值首次突破100亿元,达到101.3亿元。全省产值超1000万元的茶企有170多家,超亿元的茶企20多家,产品销往全国31个省(市、区)和30多个国家(地区)。

在龙头企业方面,近几年,发展壮大出了以云南大益茶叶集团公司为首,龙润公司、下关沱茶集团、滇红集团、勐海八角亭、昌泰集团、雨林公司、澜沧古茶公司等一大批著名的普洱茶企业。同时,云南众多茶企、茶商和茶农们借助互联营销,开启了茶产业“互联+云茶”的新时代,成效显著。以大益公司为例,自2015年至今大益连续五年蝉联天猫“双十一”茶行业销售冠军,2019年“双十一”一天就实现销售收入1.56亿元。

就普洱茶品牌而言,也形成了“大益”“下关沱茶”“滇红”3大国内外知名品牌,还形成了以冰岛、老班章、易武、昔归等山头产地为代表、各具特色的个体品牌。产品品牌不断显示出巨大的经济价值和助力当地茶农迅速脱贫致富的作用,如临沧市双江县的“冰岛”茶、西双版纳勐海县的老班章茶,每片357克的纯料古树生茶价值上万元。调研组在勐海县布朗山的老班章寨子看到,家家户户住的都是一栋栋的小洋楼,汽车早已经是寻常之物。这个老寨,现有135户630多人,共有茶园7000多亩,其中古茶园3800亩左右,年人均收入30万元左右,因拥有“老班章茶王树”而在全国茶界享有盛誉。

在基诺山,基诺族乡党委书记王超向调研组介绍,为提升茶叶品牌价值,乡里举办“攸乐古茶文化节”,积极推介祭茶、歌舞表演、茶餐饮等茶文化,吸引各地茶商、消费者前来参与体验观赏,引进了10家茶企业合作伙伴,使得基诺山古树茶价格从过去的每公斤200元增值到现在的每公斤800元以上。

蓬勃发展的茶产业同样给边远偏僻的景迈山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各族茶农的住房条件、交通条件、教育以及医疗条件等都得到了改善,还迎来了重大历史发展机遇。2012年9月,普洱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被联合国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保护试点古茶园核心区就是景迈山的万亩古茶园;2012年11月,景迈山古茶林成功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3年,景迈山被国际茶业委员会确认为“世界茶源”,2013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伴随着景迈山古茶林的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当地政府大力推动机场、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古茶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景迈山各族的广大茶农成了最大受益者。

今天,无论是在临沧市、普洱市、还是西双版纳州等地,处处可见一派人茶两旺的喜人景象。茶产业的兴盛,让过去外出打工的青年男女也陆续返乡,同时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广东、浙江、福建、湖南及台湾地区等地的商人入住茶山做茶生意。经济效益十分可观的云茶产业已经实实在在地从许多方面重塑了云南。

4.关于云南民族地区发展茶产业的思考

根据云南省的统计,改革开放以来,全省贫困人口累计减少超过3000万人;2013年~2017年,全省已有556万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其中,快速发展的茶产业对促进云南脱贫致富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茶产业的发展,云南山区的生态资源优势和劳动力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各族群众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

为保障云南茶产业今后能持续健康发展,使边疆各族群众继续致富增收,调研组建某些流体和固体输送、分离、破碎、磨碎和干燥等通用性机械和装备议:

一是加大普洱茶主产区名山古茶树资源的保护力度。着力保护好这些地方的良好生态,正确处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防止过度采摘,让那些珍稀古茶树能休养生息,继续健康存活。

二是加强茶叶市场监管。有关政府部门应主动作为,运用法律等手段从严打击普洱茶销售中存在的以次充好、弄虚作假等乱象,维护普洱茶等云茶品牌通常对材料的拉伸性能要求较高的有热收缩膜和拉伸膜等得来不易的良好声誉。

三是打好生态茶、有机茶、健康茶这张牌。要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努力建设生态、绿色、有机茶园,形成规模,进一步壮大云南绿色有机茶产业。

四是引导理性消费。面对近年来频频出现的“天价普洱茶”问题,要充分依托社会各方力量,宣传引导广大茶叶消费者、普洱茶爱好者及茶商、茶农,不跟风、不炒作,恰如其分地正确推介“老班章”“冰岛”“昔归”等名山古树茶,让普洱茶品饮回归理性、回归大众、回归健康。

五是进一步加强茶文化研究。云南不仅拥有得天独厚的丰富茶叶资源,更拥有多姿多彩的民族茶文化。但是现阶段,各级政府部门对云茶产业的文化优势重视不足,相关茶文化研究多是由一些民间人士在凭个人爱好进行,其力度、质量都有待于提高。

六是推进茶旅融合。应发挥云南普洱茶山自然生态优美、民族文化丰富等优势,努力发展茶山旅游,大幅提升茶产业附加值,打造更为完整的产业链,推动“观茶-采茶-制茶-品茶-买茶-存茶”全产业链建设,做好茶旅融合文章,进一步助推致富奔小康,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

相关标签:云南农业

Wholesale poly resin owl figurines Available For Your Crafting Needs
metallic lamp holder metallic lamp holder Suppliers and Manufacturers
Purchase Compact free full movies download mp4 With Dolby Sound
Wholesale boy themed parties For Fabulous Party Desig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