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短柄南星

转变从育苗种树到卖树卖景短瓣乌头

文章来源:苎金农业网  |  2022-07-13

转变:从“育苗种树”到“卖树卖景”

6月10日消息:山东省高青县田镇街道马家村在省内外行业声名远扬,这个以种植苗木著称的小村庄,从过去的“育苗种树”到如今的“卖树卖景”,来了个适合华丽转身,其种植和经营模式的转变,不仅对高青县农业产业化发展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而且对其他地方发展苗木种植业也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育苗种树尝到甜头

马家村种植苗木的历史有30多年,在上世纪80年代中旬的1986年,高青县林业局想在全县推广刺槐种植技术,经过区域位置和气候环境的考察,最终选中了马家村作试点。当时,这个决定让世代以种粮为生的农民觉得不可思议,人们的积极性不但不高,并且没人响应。经过林业部门的积极宣传发动,最终4户有头脑的村民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承包了村里20亩连片地作为试验田,在林业局的指导下,搞起了刺槐新品种的驯化选育。经过两年时间的培育,这些小树苗渐渐长成了“摇钱树”,拿到市场出售后,换回一大笔钱。首战告捷,初涉这个行业的4户群众成了示范户和技术员。“要想富,多种树”。起初观望的群众也慢慢加入到这个行列中,逐渐普及到家家户户。

全村人将一半的土地腾出来用于种植苗木之后,他们围绕苗木种植,逐步扩展到扦插种植小叶杨、引种代育桑苗,到1995年一跃成为高青县规模化桑蚕基地,苗木产业逐渐成为村里的主导产业。随着桑蚕市场的波动和病虫害侵蚀,村民们又把目光瞄准了毛白杨,通过小叶杨嫁接毛白杨培育树苗,在苗木种植技术的指导下,自此马家村的苗木产业步入健康发展的快车道。在发展苗木产业过程中,他们从播种、扦插、育苗、移栽到卖树,马家村涵盖了苗木产业的整个链条。种植苗木的效益比种庄稼强很多,正常年景每亩收入可达5000元至1.5万元,行情最好的时候一亩地的年收入能在5万元左右。几年间,他们便拥有了白蜡、国槐、法桐等几个主打品种,全部品种近30个,现在全村1000余亩土地全部种植了苗木,有的村民还到东营、桓台等地承包土地发展苗木。同时,辐射带动了邹徐、闫家、千佛庙等周边村发展苗木,总面积达6000余亩,苗木存量总资产突破5亿元。

卖树卖景转换思路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马家村种植的苗木已形成一定规模,并且实现了多样性。然而,尽管马家苗木有“马家白蜡、名扬天下,马家国槐、享誉四海”这样的金字招牌,但如果仍然继续延续传统的种植管理模式,将很难持续发展下去。为此,一些苗木种植大户认为,必须把握行业发展趋势,牢牢占领市场制高点。只有实现品质转换才能决定价格的提升,而影响苗木质量的不仅仅是品种,种植模式、经营模式更为关键。深谙此道的村党支部书记、苗木种植基地负责人马付龙更是一语中的:“苗木产业10年一个周期,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绿化档次的提高,许多传统低端的品种和树龄短的小树苗逐渐失去竞争优势,苗木产业迈入了全新的‘品质时代’,如果不尽快实现产品转换,传统的苗木产品在市场上将失去立足之地。”

为在苗木品质上尽快实现转型,在种植方面,他们引进了“标准化”理念,村里注册成立了苗木专业合作社,结合市场需求,按大中小苗和不同树种,围绕苗木种植密度、树冠造型、高矮粗细等方面分别制定了规则和标准;为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统一了技术规范,实现了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的转变;根据掌握的育苗技术,他们通过对市场上收购来的中小规格半成品苗木进行定植,通过后期的整形培育,提升了利润空间;在保持传统树种优势的基础上,他们在苗圃内发展精品树,引进了法桐、、、金枝槐等树型好、树种名贵的中高档大规格品种,使苗木生产不断向高档化、系列化方向发展,实现了从种树向造景的转变提升;在销售方面,他们不再“乱卖”,而是通过按规格卖、有计划卖、避开上市高峰错时卖,对不同品相、不同直径苗木进行分级分类有序销售,由此满足了不同层次的市场需求。

1

肌肉劳损

天和骨通贴膏

劳损

用什么补肾气填肾精

关节炎